服务热线
13764793648
凝血-酶原时间(PT)检测试剂盒(一期法)使用介绍
凝-血酶原时间(PT)是指在缺乏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,凝血-酶原转化为凝血-酶,导致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。这个时间是反映血浆中凝血-因子Ⅰ、Ⅱ、Ⅴ、Ⅶ、Ⅹ活性的指标。
凝-血酶原时间(PT)检测试剂盒(一期法)用于检测人、动物血液的血浆凝-血酶原时间的测定,不仅反映凝-血酶原水平,也反映因子Ⅴ、Ⅶ、Ⅹ和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的水平,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实验试剂盒。
产品的组成:
试剂(A): 柠檬酸钠抗凝剂(109mM) 20ml
试剂(B): PT 凝血活酶溶液 15ml
自备材料:
1、枸橼酸钠抗凝剂采血管、采血针、止血带、离心机、计时器或秒表、水浴锅
操作步骤(仅供参考):
1、制备待测血浆:取新鲜待测静脉血 1.8ml,与 0.2ml 柠檬酸钠抗凝剂(109mM)按9:1轻轻颠倒混匀。(或用含有 1/10 体积的柠檬酸钠抗凝剂的塑料管或硅化玻璃管采血)
2、3000rpm(或 2500g)离心 10~15min,收集上层液(缺乏血小板的血浆),转移至塑料试管或离心管,以防止血小板被激活;同时应设正常对照血浆。
3、取待测血浆 0.07ml 与 PT 凝血活酶溶液 0.14ml,分别置于 37℃水浴中,温育3min。
4、将待测血浆(包括正常对照血浆)与 PT 凝血活酶溶液混合,立即开动秒表计时,不断轻轻倾斜试管,记录至液体停止流动所需的时间。重复 2~3 次取平均值,即为凝血酶原时间(PT)。
凝血酶原时间比值(PTR)=待检血浆的 PT/正常参比血浆的 PT
国际标准化比值(INR)=PTRISI
参考区间:
PT 值:10~14s,待测者的测量值较正常对照值延长 3s 以上具有临床意义。以上值仅供参考,由于试剂、人群、仪器等不同,会导致参考值不同,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的参考范围。
ISI 值:<2.0s。
注意事项:
1、 以上操作,应同时测定正常对照。
2、 采血必须使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或硅化玻璃注射器,贮血必须使用塑料试管或硅化玻璃管,不宜使用普通玻璃容器,避免凝血因子活化。
3、 抽血要顺利,抗凝要充分。样本采集应避免溶血及组织污染。
4、 不宜使用肝素、EDTA 或草酸盐作为抗凝剂。
5、 分离血浆应在 2500g 离心 10min 以上,务必去除血小板。
6、 获得样本后应及时检测,一般室温不应超过 1h,4℃不应超过 4h,-20℃可保存2周。
7、 血浆预温不宜超过 5min,PT 凝血活酶溶液预温不宜超过 15min。
8、 应精确控制孵育温度在 37±1℃,过高或过低均会使 PT 延长。
9、 操作时光线要充足,凝血酶原时间的终点计算以出现混浊的初期凝固为准。
10、 红细胞比容(Hct)不在 20~55%时,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应按以下公式调整:抗凝剂(ml)=(100%-Hct)×血液(ml)×0.00185。
11、 本产品仅用于科研领域,不得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。
12、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,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