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技术支持 > 干扰物质影响测定结果有哪些方式

干扰物质影响测定结果有哪些方式

点击次数:426     更新时间:2024-10-12
  干扰物质影响测定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:
 
  1、干扰物质与待测物质类似
 
  在测定过程中,如果干扰物质所起的作用和待测物质类似,那么它们可能会竞争性地与检测试剂或检测器结合,从而导致测定结果偏高。例如,在某些分析中,如果存在与待测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干扰元素,它们可能会干扰待测元素的测定,使得结果不准确。
 
  2、干扰物质与待测物质反应
 
  干扰物质可能与待测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,形成不溶性沉淀、气体或其他难以检测的物质,从而降低待测物质的浓度,使测定结果偏低。这种干扰通常发生在化学反应分析或生物分析中,其中干扰物质可能会消耗待测物质或改变其化学性质。
 
  3、干扰物质与试剂反应
 
  干扰物质还可能与分析测定过程中所用的试剂发生反应,从而阻碍试剂与待测物质的正常反应。这种干扰会导致试剂的消耗量减少或反应速率降低,从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。例如,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(ELISA)中,如果样品中存在能与酶标记抗体结合的干扰物质,那么这些干扰物质可能会降低酶标记抗体与待测抗原的结合效率,从而影响测定结果。
 
干扰物质2.png
联系方式 二维码

服务热线

13764793648

扫一扫,添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