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技术支持 > 常用elisa试剂盒操作要点

常用elisa试剂盒操作要点

点击次数:2050     更新时间:2017-02-08

   elisa试剂盒操作步骤包括样本的采集和保存、试剂和样本的平衡、加样、温育、洗涤、显色、比色、结果判定和结果报告。环节众多,任一环节操作不当,皆可影响测定结果。因此,必须重视各环节操作,掌握控制要点,方能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。

1  样本的采集和保存  

 作为激素和治疗药物测定的样本应考虑采集时间及体位等因素影响,可的松和促激素清晨会有一峰值出现;生长激素、促黄体激素、促卵泡激素均以阵发性方式排放;从卧位变为站位时,肾素活性将明显增高;药物浓度监测应根据药代动力学选择合适时间采集样本。

外源性干扰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,溶血、脂血、细菌污染、血液标本收缩不充分、存贮过久、反复融冻等。尽量使用玻璃试管抽血,慎用塑料试管盛血,因聚乙烯易吸附抗原和抗体,影响检测结果。

2日内测定血液样本,,置2℃—8℃冰箱保存;2日至7日内测定,置2℃—8℃冰箱保存;7日以上测定,置-20℃以下冰箱保存。

2  试剂和样本的平衡   

试剂和样本在测定前应先放置室温(20℃—25℃)平衡20分钟以上,以保证后续操作步骤中抗原抗体足够反应温度。

3  加样本及试剂   

应正确使用移液器和试剂滴瓶。移液器应定期校准和维护,加样本时,应加在微孔下1/3处,不可擦划底部、冲起泡、加到微孔上缘或溅出。滴加试剂(包括抗原、酶结合物及显色剂)时,应摇匀试剂,先弃去瓶口1—2滴,然后垂直、均匀加入微孔。

4  温育  

 温育是ELISA操作中的关键步骤。国产试剂通常采用37℃30分钟和37℃60分钟两种方式。为保证温度均一,抗原抗体反应充分,宜采用水浴方式加热。如用孵箱,可内置一方盘,底衬纱布,加入适量水,微孔板放入其中温育。

5  洗涤  

 ELISA为异相固态方式检测,所以分离结合和游离酶结合物是一个重要环节,洗涤即是达到这样一个目的。洗板质量直接影响检测结果,所以需重视洗板质量。现在新推出的洗板机大多增设有两点吸液、底部冲洗和振荡等功能,可以充分保证洗板质量。手工洗板时,应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,洗涤不足和洗涤过度都将影响检测结果。

6  显色  

 ELISA显色常用TMB和H2O2作为显色剂,显色时间37℃15—20分钟,显色过程可不避光。使用前应检查显色剂是否变质,严格控制显色时间。显色剂质量检查,在玻片、试管或eppendorf管中滴入显色剂A和B各一滴,若不变色,则质量可靠。继续滴入一滴酶结合物,摇匀后几分钟内溶液出现蓝色,既可检查显色剂质量,又可检查酶结合物质量。

7  比色   

加终止液终止显色反应后,通常要求30分钟内用酶标仪完成比色测定。采用主波长450nm测定,可有效避免微孔上的划痕、指印及其它附着物对光的干扰。另外,加终止液后,应尽快比色,因为呈色深的微孔易出现沉淀致吸光度下降明显。

8        结果判断和结果报告   

判断结果时,要正确按照试剂盒要求设置计算参数,内外对照值均应在控,才能判定测定结果有效。对于少见模式和临界值附近结果应坚持复核

联系方式 二维码

服务热线

13764793648

扫一扫,添加微信